FOCUS ON US点击蓝字关注,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问题来了
“孩子一点点小事就会炸怎么办?”
这算得上是我公号留言求助最多的一类话题了
事特别多;
开门、放鞋子需要按照他的顺序;
饼干碎了一丢丢就大哭;
甚至有时顺了他心意,他还是不开心;
有事没事都在找茬,大人再好的脾气也被磨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
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其实是陷入了“麻烦”。 有很多人说,这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我个人一般不怎么使用敏感期,因为觉得这也只是叙述了一个表现症状,而真正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寻求和建立掌控感。掌控感,是孩子很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他们迈向独立,具有内驱力的基础。 其实代入一下咱们大人自己就能明白了:比如:第一次出国,不管自由行还是跟团,即使哪哪都安排得妥帖,但就是心里总有一根紧绷的弦,怎么也松不下来。 加入了新公司新团队,很多不习惯会被我们放大,觉得什么事情都不顺,甚至觉得别人会刁难自己 。其实这就是失去掌控感的表现,你过去所熟悉的,甚至都不需要下意识去思考的生活状态,突然都变得不熟悉了。这时,人的本能就会有自我保护意识。 需要找到我们熟悉的东西,来确认我还是可以控制我的生活的。可以这样做
1、放弃和孩子的拉锯战,赋能掌控感。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感同身受,那就能明白,此时的“作死”可能是他们目前可以唯一抓牢的“救命稻草”。
我们不但不满足,还去评判教育,然后理直气壮地把最后的稻草抢夺过来,狠狠撕碎。这是很残忍的。
对于“执拗”这一类的情况,我通常会用好“仪式感”,把每次这样的小事件,变成大的仪式感,去放大、赋能、增强掌控感。
情景再现
孩子又非要鞋子这么放一排了。别再想:为啥非要听他的,这是刻板思维,是溺爱,我就要改正他教育他,等等。不妨爸爸回来时,主动先问孩子,“宝宝,爸爸鞋子放哪里啊?”,然后根据孩子的指示放好,再一本正经地说,“哦~~~,原来爸爸的鞋子要放这里,我记住了”。有很多事情,对于我们大人来说真的只是小事,而已,那既然是小事,就别和孩子较劲啦!
2、理解孩子,耐心和关注,学会一点安抚的小技巧
这一点主要用于处理各种“行为倒退”,先去发现真正让孩子焦虑失控的源头 原来他不是尿裤子,而是有入园焦虑;原来他不是不爱吃饭,可能是搬家后对旧家的不舍和新家的不适应。那么接下来,我们着重处理的肯定不是孩子倒退的问题,而是真正排解核心问题——疏导焦虑。
然后解决它就很关键了,不需要特别高深的技巧,有时候,真的理解了他们的感受,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同时,我们也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
>>查看更多:
“孩子无理取闹,一点就炸”,问题到底出在哪?
给云闺蜜的话:
话题索引
早教兴趣班亲子沟通相处亲子阅读性格培养管教引导睡眠刷牙社交能力家庭教育选择好好吃饭内驱力培养书单推荐幼小衔接婚姻关系美容健身妈妈时间管理点击阅读原文搜索历史文章